品牌: | 安科瑞 |
型號: |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
產地: | 江蘇江陰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上海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7-17 15:26 |
最后更新: | 2025-07-17 15:26 |
瀏覽次數: | 20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在新能源革命與交通強國戰略的雙重驅動下,高速公路作為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樞紐,正面臨著能源結構轉型與服務功能升級的迫切需求。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的供需矛盾日益凸顯——高峰時段充電樁“一樁難求”、電網負荷驟增導致的供電不穩定,以及傳統電力依賴化石能源帶來的碳排放壓力,共同構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如何在保障充電服務可靠性的實現能源利用的高效化、低碳化,成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領域亟待破解的關鍵課題。
光伏發電與儲能技術的成熟,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全新思路。高速公路服務區廣闊的屋頂、停車場棚等空間,具備規模化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天然優勢;而儲能系統則能有效平抑光伏出力波動、緩解電網峰谷壓力,為充電設施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撐。光伏、儲能、充電負荷與電網之間的多能流交互極具復雜性,單純的設備疊加難以發揮協同效益,反而可能因調度失衡導致能源浪費、系統損耗增加等問題。構建一套能夠實現多要素精準協同的智能管理系統,成為釋放光儲充一體化價值的核心前提。
傳統的能源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單一設備控制或局部負荷調節,難以適應高速公路場景下“時空分布分散、負荷波動劇烈、多主體利益交織”的特點。例如,光伏出力的隨機性可能導致充電設施供電不穩定,儲能容量配置不合理則會造成投資浪費或應急能力不足,而缺乏與電網調度的聯動機制,又可能引發用電安全風險。這些痛點深刻表明,高速公路光儲充系統的高效運行,迫切需要一套集實時監測、智能決策、動態調控于一體的協調控制管理方案——這正是我們深耕行業需求、融合前沿技術所打造的核心解決方案。
一、技術架構:構建能源管理的數字神經中樞
EMS3.0 采用 “云 - 邊 - 端” 三層協同架構,實現從設備感知到全局決策的無縫銜接:
終端層:部署具備邊緣計算能力的智能采集終端,支持 15 種工業協議解析,實時捕獲光伏逆變器、儲能 PCS、充電樁等設備的 32 項關鍵參數,采樣頻率達 10ms 級,為河南某服務區實現 98% 的設備狀態感知覆蓋率。
邊緣層:搭載工業級智能控制器,集成負荷預測、發電預測、故障預判的 “三預” AI 模型,結合節假日車流數據與氣象預測,光伏出力模擬精度達 92%,充電樁負荷預測誤差率控制在 5% 以內。
云端層:基于動態能源管理平臺,對接全國分時電價數據庫與虛擬電廠接口,實現跨服務區能源協同調度,在江蘇某項目中通過 “谷充峰放” 策略,單站年電費節約超 50 萬元。
二、核心功能:直擊痛點的五大突破能力
1.光儲充協同調度系統
通過自適應控制算法實現光伏、儲能、充電負荷的動態平衡,將光伏消納率從 45% 提升至 82%(河南案例)。采用 “儲能 + SVG” 組合方案,實時調節無功補償量,電壓偏差控制在 ±5% 以內,解決分布式電源接入導致的電網波動問題。
2.智能充電負荷管理
基于車流預測與變壓器負載監測,自動分配充電樁功率,避免過載跳閘。某服務區應用后,充電樁故障率從 15% 降至 5%,單臺車充電成本降低 40%,日均服務能力提升至 100 臺次以上。
3.動態電價響應引擎
內置各省分時電價模型,自動執行 “低價儲電 - 高價放電” 策略。江蘇服務區案例顯示,通過深谷時段儲能充電、高峰時段輔助供電,綜合用電成本降低 35%,年收益增加超 50 萬元。
4.多能互補應急保障
支持 “光伏 + 儲能 + 柴發” 離網模式,在電網故障時 10ms 內切換供電,偏遠山區服務區供電可靠性提升至 99%。陜西某項目省去變壓器擴容投資 120 萬元,離網狀態下持續供電能力達 72 小時。
5.碳電融合管理平臺
集成 ISO 14064 碳排放核算模塊,自動生成綠電證書與碳足跡報告。某園區案例中,碳排放強度下降 50%,通過碳配額交易年均增收 80-150 萬元,助力政策合規與收益增值。
三、技術優勢:四大維度構筑競爭壁壘
1.全棧式兼容性
支持 10 余種品牌設備接入(華為、陽光電源等),兼容 Modbus、IEC 61850 等協議,廣西浦北高速 3.31MW 光伏電站實現即插即用,部署周期縮短 40%。
2.AI 自進化算法
基于千萬級數據訓練的負荷預測模型,隨運行時間精度持續提升,某項目預測誤差從初期 8% 降至穩定期 3%,適應復雜車流與氣象變化。
3.零代碼組態平臺
提供可視化拖拽式配置界面,非專業人員可完成 80% 的參數設置,運維效率提升 60%,單站年度維護成本降低 20 萬元。
4.虛擬電廠聚合能力
具備負荷聚合與調峰響應功能,某虛擬電廠試點中,10 個服務區聚合資源實現 2 萬千瓦調峰能力,響應速度達毫秒級,單次調峰收益超 3 萬元。
四、硬件配套產品:
五、場景實踐:從成本中心到收益樞紐的轉型
江蘇某服務區:1.2MW 光伏 + 500kWh 儲能系統,通過動態電價響應,年電費節省 52 萬元,余電上網增收 18 萬元,投資回收期縮短至 5.8 年。
河南山區高速:離網模式下 “光伏 + 儲能” 保障 90% 用電自給,用電成本從 1.2 元 /kWh 降至 0.5 元 /kWh,年節省 36 萬元。
京港澳高速集群:10 個服務區集群化管理,通過虛擬電廠參與調峰,年額外收益超 120 萬元,碳排放總量下降 45%。
面對高速公路能源管理的多重挑戰,安科瑞 EMS3.0 以 “問題導向 + 技術突破” 雙輪驅動,通過五大核心功能與四大技術優勢,將分散的能源資源轉化為協同運轉的智慧生態系統。從破解光伏棄光、充電擁堵等現實難題,到創造電費節約、碳交易收益等新增價值,EMS3.0 不僅是能源管理工具,更成為高速公路運營的 “利潤增長器” 與 “碳中和加速器”,為交通基礎設施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的全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