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 | ISO系列認證 |
費用: | 含咨詢費認證費 |
全國: | 咨詢上門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北京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4-09-20 16:54 |
最后更新: | 2024-09-20 16:54 |
瀏覽次數: | 275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要做好 ISO9001 認證中的環境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環境管理職責
確定環境管理負責人
企業應指定一名高層管理人員作為環境管理負責人,負責領導和協調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
環境管理負責人應具備一定的環境管理知識和經驗,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
劃分各部門環境管理職責
企業應明確各部門在環境管理中的職責和權限,確保環境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實施。
例如,生產部門負責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管理,采購部門負責原材料的環保采購,行政部門負責辦公區域的環境管理等。
二、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制定環境方針和目標
企業應制定明確的環境方針和目標,體現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和追求。
環境方針應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和傳達;環境目標應具體、可測量、可實現,并與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相適應。
編制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
環境管理手冊是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應明確環境管理體系的范圍、組織結構、職責、程序和要求等。
程序文件是環境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應詳細規定環境管理體系各項活動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方法。
制定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
作業指導書是對環境管理體系各項活動的具體操作指導,應明確各項活動的操作步驟、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等。
記錄表格是環境管理體系各項活動的記錄載體,應設計合理、填寫規范、便于管理和查詢。
三、加強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
識別環境因素
企業應組織各部門對其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能夠控制或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進行全面識別。
環境因素的識別應考慮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以及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
評價環境因素
企業應對識別出的環境因素進行評價,確定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重要性。
環境因素的評價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如是非判斷法、多因子評分法等。
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企業應根據環境因素的評價結果,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應考慮法律法規要求、環境影響程度、相關方關注程度等因素。
四、實施環境管理措施
加強環境培訓和教育
企業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環境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和環保技能。
環境培訓和教育的內容應包括環境方針、目標、法律法規、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環保知識和技能等。
加強環境監測和測量
企業應建立環境監測和測量制度,定期對環境因素進行監測和測量,掌握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
環境監測和測量的內容應包括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情況,以及能源、資源的消耗情況等。
加強環境應急管理
企業應制定環境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機構、職責、程序和措施等,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企業應定期組織環境應急預案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員工的應急響應能力。
加強環境合規管理
企業應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合法合規。
企業應建立環境合規管理制度,定期對企業的環境管理活動進行合規性審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五、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企業應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對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和評價。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應發現環境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企業應根據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結果,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要求,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的方法包括糾正措施、預防措施、創新和改進等。
***做好 ISO9001 認證中的環境管理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從明確職責、建立文件、識別評價環境因素、實施管理措施和持續改進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 ISO9001 認證中,環境管理體系的審核流程是怎樣的?
推薦一些 ISO9001 認證中環境管理的相關培訓課程
分享一些成功通過 ISO9001 認證的企業環境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