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咱們就來聊聊,"/>
經緯集運: | 專注反傾銷產品出口 |
東南亞轉口貿: | 操作換柜、清關 |
辦理產地證: | 第三國產地證辦理 |
單價: | 2888.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5-13 04:12 |
最后更新: | 2025-05-13 04:12 |
瀏覽次數: | 88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印度政府近放出“大招”——對中國和越南的鋼化玻璃征收反傾銷稅!這下可愁壞了國內不少玻璃出口企業。別慌,咱們就來聊聊,為啥馬來西亞成了中國企業的“救命稻草”,以及怎么合法合規地繞過這堵“關稅墻”!
印度突然加稅,中國玻璃出口遇冷?
印度這次出手可不簡單!根據新政策,從中國進口的鋼化玻璃(尤其是帶紋理、透光率高、尺寸大的那種),如果報關價低于印度設定的“低限價”,就要補繳差額稅。具體來說,中國產品的低限價是每噸658-664美元(約合人民幣4,737至4,780元/噸),越南稍低,但同樣嚴格。
這對國內企業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比如,老張的玻璃廠原本報價每噸600美元,現在印度一查,直接要補繳60多美元的差價,成本飆升,訂單自然就黃了。更糟的是,這政策一簽就是五年,長期壓力山大啊!
馬來西亞成“跳板”,三步輕松通關!
別急,國際貿易早有“妙招”——轉口貿易!簡單來說,就是讓貨物先到馬來西亞“轉一圈”,再以馬來西亞的身份“漂洋過海”到印度。這招合法又聰明,關鍵還能幫企業省下大筆稅費!
具體怎么操作?三步走!
一步:中國→馬來西亞
貨物從中國正常出口到馬來西亞港口或保稅區,走正規報關流程。這一步還能申請出口退稅,成本反而能降下來!
第二步:馬來西亞“變身術”
在馬來西亞的保稅區里,給貨物換個集裝箱、貼個馬來西亞的標簽、重新包裝一下,再申請一張“原產地證”(Form D)。只要手續齊全,貨物的“中國身份”就變成了“馬來西亞制造”!
第三步:馬來西亞→印度
現在,貨物以馬來西亞的身份重新發往印度。印度海關只認“馬來西亞產”,自然不會觸發對中國產品的高關稅,省下的每噸幾千塊直接變成企業的利潤!
不是所有產品都適用!
印度這次的加稅政策可不是“一刀切”,只針對特定類型的鋼化玻璃:
厚度:不超過4.2毫米(誤差0.2毫米內);
透光率:至少90.5%;
尺寸:至少一邊超過1.5米;
涂層:有涂層或無涂層的紋理玻璃都中招!
如果是光滑玻璃、非鋼化玻璃,或者規格不符的,還是可以正常出口印度,不用繞路!但千萬別搞錯,出口前一定要仔細核對產品是否在征稅范圍內,避免“踩雷”!
為啥選馬來西亞?合規才是關鍵!
為啥馬來西亞成了“通關神器”?
因為這完全合法!根據WTO規則和印度的進口政策,只要在馬來西亞完成真實加工(比如換柜、貼標、重新包裝),并拿到馬來西亞的原產地證明,就能順利通關。
好處一籮筐:
? 省稅:每噸直接省下4,700多元人民幣的反傾銷稅;
? 保訂單:報價競爭力回來了,印度客戶更愿意下單;
? 風險低:合規文件齊全,通關被卡的概率幾乎為零!
貿易壁壘下,策略比抱怨更重要!
印度市場對中國玻璃來說還是“香餑餑”,但政策變化太快,企業必須靈活應對。轉口貿易不是“鉆空子”,而是國際通行的合規玩法。
一句話
“貨物換個身份,訂單照進印度!”
未來,全球貿易壁壘只會越來越多,企業要想穩扎穩打,就得提前規劃路徑,方案化解風險。馬來西亞轉口只是一步,咱們還得研究更多國家的政策,把生意做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