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安科瑞 |
產地: | 江蘇江陰 |
型號: | DTSD1352-CT |
單價: | 7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江蘇 無錫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7-16 11:21 |
最后更新: | 2025-07-16 11:21 |
瀏覽次數: | 9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安科瑞DTSD1352-CT導軌電表:工商儲雙向計量】
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電能計量技術的升級需求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工商儲能領域,準確而高效的電量管理成為企業和電力用戶關注的重點。江蘇安科瑞微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的安科瑞DTSD1352-CT導軌電表,專為工商儲雙向計量應用設計,憑借其zhuoyue的性能、靈活的安裝方式以及精準的數據采集能力,成為當前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智能電能計量解決方案。
一、產品概述
安科瑞DTSD1352-CT是一款基于導軌安裝結構的智能電能表,專注于實現電力系統中雙向電流的精準計量。產品配備高精度互感器,可支持電流范圍較廣的電流互感設備,確保測量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外觀緊湊,便于在各種配電柜或控制柜內安裝,節省空間,提高布線效率。依托江蘇安科瑞微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術積累和售后保障,用戶在采購和使用過程中能獲得全面的服務支持。
二、功能特點
雙向計量功能:DTSD1352-CT支持對進出電量的雙向計量功能,適用于工商儲分布式電網中電能的輸入和輸出管理,確保輸送過程中的電量數據jingque無誤。
數據精準與穩定:采用高性能芯片和先進算法,產品測量誤差極小,滿足國家多項電能計量標準,長期使用依然保持穩定性能。
導軌安裝設計:產品支持標準導軌快速安裝方式,簡化了設備的安裝與維護過程,特別適合配電室、變電站等復雜電氣環境。
多樣化通訊接口:內置多種通訊模塊,支持RS485、MODBUS等主流通訊協議,方便接入智能電網或用戶的遠程數據監控系統,便于集中管理。
抗干擾能力強:針對工業環境電磁干擾問題,安科瑞DTSD1352-CT設計了有效的抗干擾電路,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保障系統正常運行。
易用性與維護性:直觀的LCD顯示屏能實時顯示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等關鍵參數,便于現場監測;模塊化設計降低維護難度,減少停機時間。
三、應用場景
安科瑞DTSD1352-CT導軌電表廣泛適用于以下幾個重要領域:
工商企業: 企業用電負荷大的場所需要精準計量電力供應和回饋的電能,不僅幫助企業合理分配電能,還能有效監控用電設備的運行情況。
儲能系統: 在新能源儲能領域,雙向電表尤為重要。無論是儲能設備蓄電還是并網放電均需jingque計量,保障電能交換的公正性。
智能電網: 隨著智能電網的推廣,能耗統計和用電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化,DTSD1352-CT支持多種通訊協議,可輕松融入智能電網系統,實現實時數據傳輸與遠程管理。
配電自動化系統:產品適合用于配電柜、自動化電氣設備中,結合自動化控制技術,有效提升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綠色建筑和公共設施:高效的雙向計量功能可以幫助建筑管理部門監測電能流向,優化用能方案,支持節能減排工作。
四、技術視角——細節成就專業
往往在產品介紹中容易忽視電表的細節,但實際上,這些細節決定了設備的實際使用價值。比如,安科瑞DTSD1352-CT的模塊化設計不只是方便安裝,更是體現了設備未來升級和擴展的潛力。用戶可根據需求增加附加模塊,實現通訊方式的靈活切換。
該電表對電流互感器的兼容性極高,可以配合不同規格CT使用,適應各種電流等級。配備的LCD顯示采用超低功耗設計,保證長時間運行不受能耗限制,在光線較暗的場所依然保持清晰閱讀。
產品的抗電磁干擾設計經過多輪測試,體現了廠商對工業環境復雜性的深刻理解,有效保障現場數據的準確傳輸。在行業內,這種電磁兼容性往往是質量和可靠性的標志。
五、市場需求與購買建議
當前,隨著政策層面對工業能效和新能源利用的關注,雙向電能計量設備的需求增長迅速。DTSD1352-CT作為一款價格合理、功能全面的產品,很好地起到了市場的連接橋梁作用。單價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和儲能項目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是入門級和中端應用的優選。
在采購過程中,建議用戶結合自身電力系統實際需求,明確計量精度等級、電流范圍及通訊接口需求,確保購買到最適合的型號。江蘇安科瑞微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周期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協助客戶設計合理用電方案,提升電網利用效率。
六、——可靠計量,引領智能用電新未來
安科瑞DTSD1352-CT導軌電表不僅是一款簡單的計量工具,更是智能電力管理的基礎單元。通過精準的雙向計量,幫助工商企業和儲能系統實現能耗透明化和智慧化管理,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系統安全性。在智能電網時代,選擇安科瑞產品即選擇了專業與可靠。江蘇安科瑞微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希望與廣大用戶攜手,共同推動電力技術進步,邁向更綠色、更智能的電氣未來。